http://goo.gl/URy8ZL

花蓮縣新城(太魯閣)車站改善工程歷經3年多完工,今天正式揭幕,如藝術品般的新城(太魯閣)車站成功地表現出車站「新」的氣象,讓人眼睛為之一亮。交通部次長吳盟分、交通部鐵路改建工程局長胡湘麟、教授馬白水兒子馬永樂以及藝術界先進等共同見證這場盛宴。走進新城車站就能感受到藝術的氣息,映入眼簾的新城車站名牌,充滿力道的線條與花蓮大山大水想結合,這出自於現任中華畫院書法篆刻院副院長朱振南之手。走入大廳,2件大型藝術作品,令人讚嘆,其一是花蓮藝術家陳彥君將已故水墨畫家-馬白水教授「太魯閣之美」,運用用窯燒玻璃創新技法重新呈現畫作,成功地將太魯閣之美結合於車站建築。另一件大型藝術作品則是由太魯閣族編織藝術家林介文與32位原住民的織女共同合作完成編織創作,色彩繽紛的原住民傳統織布包覆著鋼骨結構,由天花板垂吊,呈現喇叭造型狀開口,彷彿歡迎著每位來自不同國家與文化的旅客。鐵工局長胡湘麟表示,花東鐵路改善計畫中,在28個車站中,有4個車站是結合藝術的車站,其中新城車站是第一個完工的,將藝術美學融入公共空間,可以形塑臺灣的觀光品牌形象,提升國際觀光競爭力,而花蓮地區有19各車站,已改善完工的有13各個,預計在107年將全部完成。新城(太魯閣)車站大廳中,有編織藝術家林介文與32位原住民的織女共同合作完成編織創作。記者徐庭揚/攝影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花蓮藝術家陳彥君將已故水墨畫家-馬白水教授「太魯閣之美」,運用用窯燒玻璃創新技法,重新呈現畫作。記者徐庭揚/攝影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
1AF592F7EE51A0D5
arrow
arrow

    roooroow1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